3月20日,由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主办、珠海保税区管委员会承办的广东珠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谋发展大会暨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第二届六次理事扩大会在珠海市举办。会议提出,在珠海洪湾片区建设“珠港澳物流合作园”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珠海市副市长王庆利,珠海保税区党委书记姜建平、区管委会主任赵伟媛、区管委会副主任宋伟,以及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会长、宝供物流企业集团董事长刘武,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代理会长、广东省交通集团副总经理刘伟,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马仁洪出席大会。香港、澳门及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和广东省四省物流行业协会及物流企业代表共300多人参加大会。
据了解,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时提出共同建设有望惠及近30亿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同年10月提出同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并指出要了“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合作”的实施策略。201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面促进粤港澳台侨合作和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
珠港澳物流合作园项目正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及省政府提出的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的具体抓手。由珠海保税区和省物流协会联合研究制定的《珠港澳物流合作园项目建议书》明确指出,将在珠海洪湾地区规划建设珠港澳物流合作园,依托洪湾片区发展物流产业的良好条件,整合港珠澳大桥、洪湾港、珠海保税区等物流发展资源,力争建成一个立足珠海、服务港澳、面向东南亚、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现代物流枢纽,推动珠海成为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进一步提升珠海物流产业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助力“蓝色珠海、科学崛起”。
据介绍,珠港澳物流合作园未来将建成一个集港口、公路、口岸报关、保税、报检、船代、货代、虚拟口岸、陆路口岸一体的物流综合配套服务的口岸“窗口”,同时还是电商、快递、展示、交易、采购、结算、信息、甩挂、加工、配送、物联网、培训、商贸旅游和增值服务的综合性物流基地。
项目建设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将珠海港洪湾港区、洪湾物流园区、珠海保税区及洪湾通关综合服务中心进行四区整合,形成面向国内外物流服务的新窗口。基于珠海港洪湾港区、洪湾物流园区、珠海保税区已经具有一定规模,需要在体制和机制方面进行整合,重点是计划在2016年港珠澳大桥通车之际,建成首期“洪湾通关综合服务中心”。洪湾通关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布局规划为“一心、八区、两平台”。一方面对现有的海关关检功能进行集聚,与港澳海关融合联动;另一方面策划建设八个物流新兴服务功能区,在整合口岸联检功能和集聚保税功能同时,建立两个公共平台,形成满足未来多方位需求的综合性物流合作区。
第二部分是整合珠海市现有的部分保税功能,形成珠海统一大保税的服务格局,与珠海港洪湾港区、洪湾物流园区、珠海保税区实施联动,对珠港澳地区的机场、港口码头、物流园区(含拟规划的横琴物流港)、出口加工企业、无水港、渔人码头、采购交易等提供综合一站式通关联检保税及物流综合服务。
据悉,珠港澳物流合作园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建立新型、便捷高效的监管模式,提升对外贸易物流产业发展水平,推动保税区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拓展和提升保税区和港口的功能,形成保税区与港口良性互动发展的局面;有利于打造国际制造、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国际维修、国际研发和国际结算等中心以及建立跨境贵金属交易市场,并开展国际贸易及金融结算、人民币业务等;有利于进一步巩固珠海桥头堡的区位优势,使珠海成为发展“大桥经济”的核心地带和直接受益者。
目前,珠海拥有高栏港二通道、机场高速、江珠高速、广珠西线高速、京港澳高速,以及粤西沿海高速、港珠澳大桥西延线、金海高速公路等“五纵三横”的对外联系道路。此外,港珠澳大桥、铁路、城轨、高速公路、有轨电车等一批总投资1500多亿元的交通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建设中,使珠海由交通末梢变成交通枢纽,具备了发展国际贸易和现代物流产业的良好基础。
随着港珠澳大桥、横琴新区和十字门中央商务区的开发建设,珠海保税区的区位、交通及政策功能优势日益凸显。珠海保税区将紧抓港珠澳大桥2016年通车的时间节点,一方面统筹推进珠港澳物流合作园项目的启动。在建立珠港澳物流合作园的同时,加快海关关检功能的整合,搭建通关保税一体化服务的大平台,为粤港澳地区提供全新的通关保税环境;同时结合珠港澳地区未来物流发展的新特点和新需求,策划与珠港澳物流合作园相关联的物流项目,引进一批物流新兴业态和物流创新模式,作为珠港澳物流合作园的业务核心,形成珠海西部物流发展的新亮点。另一方面按照珠海保税区产业发展规划,着手推进保税区二期开发及一期转型升级。